17C.COM一起草入口

MENU

为抗“艾”拼搏:记上海迪赛诺药业公司总经理李金亮

发布时间:2017-12-03 23:55:00

导读


29年前,乔纳森.曼恩博士提议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全球艾滋病规划”项目和设立世界艾滋病日。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是Right to Health)。


在张江药谷,有一家以研发、生产抗艾滋病药为主的企业,它生产的抗艾滋病原料药占全球非专利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市场33%的份额,为全球中低收入国家超过250万艾滋病患者提供用药支持,目前中国有超过一半的艾滋病人在使用它们公司的产品。


今天,药融圈给大家介绍这家公司的掌门人:上海迪赛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亮。


2001年,怀揣使命的李金亮从天津来到上海,加盟迪赛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其实,迪赛诺成立于1996年,在我加盟公司之前,迪赛诺的主营业务是以经营药物原料贸易为主。”李金亮介绍,在之后的运营过程中,公司发现国内外市场对抗艾滋病药物原料有巨大需求,他们意识到只有走上自主研发这条路,才能占领这一市场。“更重要的是,如果可以为国内抗艾滋病的研发做出新的突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李金亮意识到,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他与迪赛诺药业股份公司共同成长的创业初心。


很短的时间内,迪赛诺开始转型,公司业务转向实业,投资建立了研究所,组建了研发团队,租用厂房,主攻研发抗艾药物原料药的低成本生产工艺。


刻苦创业 埋头专研


作为从零起步的一家民营企业,李金亮带领公司迎难而上。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李金亮和他的研发团队伙伴,一起在研究所内彻夜未眠,埋头钻研。凌晨三四点睡觉,7点起床,8点上班,这么多年下来,这样的工作节奏,李金亮早已习惯了。


李金亮的压力很大,业内竞争相当激烈,只要稍微处理不当,产品研发推进工作就会被搁置,这也就意味着,公司面临着被业内淘汰出局的窘境。因此,他不敢怠慢,从未放慢过脚步。一年365天,李金亮有100天都在出差的旅途中,因此,他笑言,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做“空中飞人”。


随着自主研发的成功,李金亮带领着他的迪赛诺团队率先开发出3个国产化抗艾滋病药物。这3个数量的比重可谓举足轻重,要知道,国家首批批准的抗艾滋病药物仅为4个,迪赛诺就占了其中的3个席位。药物研发上的突破,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艾滋病药物对我国的高价垄断,实现了国内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价格的大幅降低。


通过一组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国内艾滋病治疗成本的对比度:10年前,一名艾滋病患者每年的治疗费用在3万多元,2002年国产化以后,一名患者的全年治疗费已骤降至每人3000元,目前,该费用进一步下降至每年1000元。相较于最初,为国内艾滋病患者的治疗节省了逾96%的支出。如今,迪赛诺研制的抗艾滋病药物已惠及我国40万名患者和全球500万名患者。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累计有超过一半的艾滋病患者使用上海迪赛诺公司的产品。


工艺成本重要爱惜人更重要


让每一位患者都用得起药,让艾滋病不再是“瘟疫”的代名词,让这种疾病从令人望而生畏的“绝症”变为一种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能够通过治疗保持日常生活的慢性病。这是李金亮的使命,也是他一直在创业路上前行的动力。


凭借着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不断创新,李金亮带领着迪赛诺从原本十几人的研发团队,到如今员工超过2135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内行业排名第一,抗艾药物出口排名第一。身为国家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李金亮,在近几年还被授予“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劳模集体带头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从2001年创业至今,由李金亮带领的迪赛诺可谓硕果累累,公司已申请了19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49项国际专利等殊荣,获得了10个产品的新药证书,10个品种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同时,公司还获得了7个专利产品的MPP授权,也是自2006年以来全球艾滋病药物的供应商。要知道,想要进入这份采购名单并非易事,这需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质量认证和美国FDA认证的双保险,而迪赛诺凭借着自身的实力,成为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多个抗艾滋病药物原料药既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又通过美国FDA检查的企业。


 尽管在工艺流程上,李金亮扮演着“铁公鸡”的角色,但在人力物力投入上,他却很舍得花钱。许多地区的高新区管委会都希望迪赛诺能迁入他们的园区,为此开出了丰厚条件,但迪赛诺没有把总部迁出上海。


一直以来,李金亮都认为,工艺成本很重要,但留住人才更重要。对于公司的人才吸引和培养战略上,李金亮很花心思。“要想留住人才,那么企业必须要清楚员工心中所想,了解他们的所求。”在李金亮看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该重视人才对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公司获得如今的成就,李金亮说,他最感谢的是团队成员。自公司投入研发之初就大力引才,招募中科院有机化学所的博士后、国企“老法师”等高水平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培养,他们在抗艾滋病领域已是权威的“发言人”,而这样一支队伍的练就,也让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如鱼得水。


 


17C.COM一起草入口 17C.COM一起草入口 17C.COM一起草入口 17C.COM一起草入口 17C.COM一起草入口